继去年提出”互联网+概念后,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提出了“
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。
互联网+“代表着新的经济形态,是国民经济的巨大引擎,从去年“两会”上总理提出“互联网+”的概念,再到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成功举办,“互联网+”一词频繁地出现在民众的视线中,也在经济领域改变着百姓日常的生活方式。
“
互联网+政务”体现了简政放权中放管结合的理念,目前国内不少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创新性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,涉及行政审批、税务、交通、医疗、社保、社区服务等诸多领域,大大地简化了办事流程,有效地提高了政府行政服务效率。民众通过登录网上办事大厅,足不出户便可轻松地完成在线审批、网上办证、业务查询等行政手续;企业登记时直接在数据库调取本人资料信息、运用政务网络实现申办事项并联审批、数据上报等,降低成本、缩短时间;工作人员通过政务平台进行网络办公,上传相关材料,坐等事项办结……可以说,通过“互联网+政务”,就能够促使公共服务更接地气,真正实现政府向市场放权、为企业松绑、给群众方便。
本质上讲,
“互联网+”意味着新的生产工具所带来的生产力增长,以及由生产力的增长所引发的上层建筑即生产关系的相应调整。生产关系的调整,绝不是一两项具体的举措所能够胜任的,它应当是更为基础、更为根本的调整。当然,这种基础性的、根本性的调整,必定会通过特定的举措、项目等外在化的方式有所呈现。